7月4日,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学部开展“以美育人守初心 培根铸魂担使命”专题党课学习活动,党总支副书记刘玉霞主讲,全体党员参与本次学习。
深化认知:美育的时代价值与使命担当
刘书记从个人、社会、党的建设三个维度系统阐释美育的重要意义。她指出,对党员而言,美育是突破事务性工作局限、滋养精神世界的关键路径,既能提升抗压能力与心理韧性,更能以创新思维优化工作质效;在社会层面,党员的审美观念可通过乡村振兴、社区治理等实践渗透到群众中,助力构建文明和谐的社会生态;从党建角度,美育所倡导的“弘扬真善美”与党的先进文化追求高度契合,是强化党员理想信念、筑牢文化自信的重要抓手。
多维解读:美育的核心内涵与外延拓展
刘书记结合艺术教育、自然审美、社会审美及传统文化传承等维度,深入剖析美育的丰富内涵。她以贝多芬《命运交响曲》、达芬奇《蒙娜丽莎》为例,强调艺术教育对汲取精神力量的作用;以自然生态为课堂,倡导党员在山水草木中感悟生命敬畏;以见义勇为、爱岗敬业等社会美为切入点,号召党员以身作则传递正能量。此外,她特别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学价值,要求党员推动诗词歌赋、传统建筑等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
躬身践行:党员美育实践的三大路径
针对美育落地,刘书记提出:一是强化自我提升,鼓励党员通过参观美术馆、参加艺术培训等方式拓宽审美视野;二是推动美育与工作融合,在群众沟通中注重方式艺术性,在活动设计中融入音乐、绘画等元素提升实效性;三是发挥传播引领作用,通过社区宣讲、社交媒体等渠道扩大美育影响力,让更多人感受美的力量。
“美育是一场温暖而持久的修行。”刘书记强调,全体党员需以此次党课为起点,将美育理念融入工作生活,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为社会文明进步与民族复兴贡献力量。与会党员纷纷表示,将以更高的审美素养和文化自觉投入实践,在新时代征程中彰显党员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