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作为学院领导,鼎力支持,不遗余力。
他们,作为指导老师,全力付出,不求回报。
他们,作为参赛团队,努力准备,不留遗憾。
正是他们的支持、付出、努力,才铸就了今天的成功。
近日,第四届山东省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在淄博举行,由我校法学专业2012级篯秀滨、王丹、顾婷婷、张凯、王世伟、高山6名同学组成的代表队,以出色的表现赢得团体二等奖,篯秀滨同学荣获最佳诉讼代理人奖。
学生篇
团结合作,不断努力,收获信心
作为参赛的主体,六位学生也是经过层层选拔出来的。他们组成的团体一路走来,经过摩擦,经过分歧,终于收获最大的成功。
语言非常流畅,字字清晰,语句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异常强。这大概就是荣获最佳诉讼代理人奖篯秀滨的法学素养。采访中,篯秀滨告诉我们:“我们的团队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像我和王丹以前都在辩论队,有辩论这方面的经验,另外我们团队还有像张凯、顾婷婷等学习成绩很好,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也比较透彻,而且高山的性格比较沉稳,王世伟的性格则比较活泼。”谈及比赛的经验,篯秀滨强调了准备工作的重要性:“比赛之前必须充分细心的准备,细枝末节都要考虑到,而且要多打算,有规划。”
鉴于他们是法学专业,而且要以律师的身份去辩论。他们谈及这次比赛期间的难忘经历,基本上都是彼此之间因意见不合而发生冲突。采访中,王丹告诉我们,在引用证据上,他们之间产生了很大的分歧。由于是专业性问题,他们甚至发生争吵,严重影响了比赛前的心情。后来通过老师的调解以及彼此的冷静,矛盾被化解。但这并没有影响他们比赛场上的表现,反而更加团结,发挥出了每个人的优势。而谈及比赛的收获,高山说:“专业知识是基础,而队员之间的协调,互相帮助也是不容忽视的。在赛后与法官的交流中,更是被法官那种温文儒雅的气质所折服,对自己以后的发展也有了很大影响。”而六位队员也在不断努力的同时,对自己的未来有了自己的规划,利用好医法结合的优势,毕业考研、考公务员、或者毕业参加工作。相信他们经历了这次比赛的洗礼,会在以后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教师篇
竭尽全力,全程指导,希望更好
学生成绩的取得,是老师在背后默默地付出,辛勤的指导,以及用心去鼓励学生,增强他们的信心。
从带队老师杨自根那里,我们了解到,这个参赛团队由四个老师全程跟踪指导并分工明确。六月份接到通知,自开学以来老师们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投放到了对竞赛的备战中。“有的老师专门指导法律文书,有的老师专门指导程序,像我,就主要是作程序上的指导。”杨自根说:“所有老师配套形成了一个团队,手把手的教他们。而且每隔几天就要在模拟法庭中进行汇总演练。”
由于法学专业的老师人手少,工作多,这让本来工作就很忙碌的老师们任务更加艰巨。虽然工作强度和压力非常大,但老师们仍毅然接手了这个工作。杨自根说:“我们参加比赛,就是为了走出去宣传我们的医法结合特色专业,让别人了解认识我们的专业。”而通过这次比赛,老师们也收获很多,杨自根老师微笑着说:“我过去上课是讲课本,实践接触的不多,这次走出去,通过与其他高校一些老师以及一些专业律师的交流和座谈,发现了自己有些地方把握不够准确,这场模拟法庭竞赛使我丰富了很多知识,上课也更加得心应手。”比赛的输赢看的是实力和气势,而一个好的律师不仅要将专业知识把握到位还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在采访的最后,杨自根老师同样对学生们寄予厚望:“希望法学系的学生们能够明确自己的方向,走医法结合特色之路,充分展现滨医学子的优势。”
学院篇
高度重视,寄予期望,非常满意
2014年11月8-9日山东省第四届大学生模拟法庭在淄博拉开序幕,我校法学生代表队第一次参赛就以出色的表现列身前八强,荣获团体二等奖。而这成功的背后,体现的是我校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对本次比赛的支持和重视。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曹高芳教授在我校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热情,随和,平易近人,总是挂着亲切的微笑,是曹院长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我们在采访中了解到,曹院长对我校学子取得的成绩非常满意,在张新华副院长带领学生回校后,当即决定给学院的学生们开报告会。报告会由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的党总支书记李祖成主持,参赛学生介绍比赛经验和心得,与法学系同学分享成功的喜悦,极大地鼓舞了法学专业学生的士气,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专业情感。“这次比赛,充分证明了我校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养,相信我们学校的医法结合之路会越走越好!”曹院长眼神里充满了坚定,语句里满是信心。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方针政策,而我院也紧跟时代的步伐,在对培养方案进行了多次完善后,将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对于今后学院法学人才培养的规划,副院长张新华告诉记者:“未来法学专业的发展要注重三个方面1.人才培养目标要进一步突出医法结合,培养掌握法学基本理论与熟知临床医学主要知识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优化课程体系;2.强化师资队伍建设,让法学教师通过听一些医学课程等方式来了解临床知识,并选部分教师外出深造;3.加强学生实践锻炼,增加对医疗事故预防及处理的研究。学生先到医疗机构见习,了解医患纠纷的处理及临床知识,然后再到法院、律师事务所等地实习,培养学生的法律逻辑思维能力,最终培养出医法结合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记者也在采访中了解到,学院正在筹备参加明年的比赛,相信有了这次的经验,明年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四届山东省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圆满结束,我校代表队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优异成绩。然而这场比赛的印记,深深的留在了每个参赛选手的心里。总有那么一种力量,引领我们起航;总有那么一种温暖,陪伴我们前行:总有那么一种信念,促使我们坚定。趁阳光正暖,趁微风轻柔,趁我们还拥有最美的青春时光,让我们在滨州医学院的天空下,努力扎根,顽强生长,然后绽放属于自己的精彩!